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2-01 | 點擊量:142
一、《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印發
中共中央、國務院2022年12月14日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 國務院公報2023年第1號)(以下簡稱《綱要》),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擴大內需發展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綱要》指出,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意義重大。并進一步明確指出,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戰略決策。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擴大內需已取得顯著成效,國內消費基礎性作用持續強化,投資關鍵作用更好發揮,國內市場運行機制不斷健全,國際國內市場聯系更加緊密。因此,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是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主動選擇,是應對國際環境深刻變化的必然要求,是更高效率促進經濟循環的關鍵支撐。
按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安排,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綜合考慮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十四五”時期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消費投資,內需規模實現新突破。完善分配格局,內需潛能不斷釋放。提升供給質量,國內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完善市場體系,激發內需取得明顯成效。暢通經濟循環,內需發展效率持續提升。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習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針對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了重要部署,標注出了新時代應急管理工作的前行坐標、努力方向,為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在當今環境下,報告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的重要部署,仍面臨應急管理能力建設亟待完善的挑戰。近期印發的《綱要》第三十四條明確提到“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實內需發展基礎”,指出推動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的重要性,明確了國內應當增強重特大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推進災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設。
永邦科技作為應急行業領域內的起跑者,深入貫徹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緊跟《綱要》指出的應急發展方向,結合當前重點工作,圍繞黨的二十大與《綱要》中關于應急管理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緊緊圍繞在大安全大應急框架下積極謀劃開展工作,努力推動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緊密聯系所在的應急管理事業面臨的新機遇、新發展、新要求,不斷拓展認識思考的廣度和深度,把黨中央提出的戰略部署轉化為公司的工作任務,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與《綱要》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效。
二、《綱要》第三十四條政策解讀
綱要內容:推動應急管理能力建設
1.增強重特大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加強應急物資裝備保障體系建設,強化公共衛生、災害事故等領域應急物資保障,完善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應急物資儲備網絡。建設國家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升級地方應急物資儲備庫和救援裝備庫,中央應急物資儲備向中西部地區和災害多發易發地區傾斜。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產能區域布局,實施應急產品生產能力儲備工程,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必要的產能儲備,建設區域性應急物資生產保障基地,完善國家應急資源管理平臺。健全應急決策支撐體系,建設應急技術裝備研發實驗室。加快提升應急物流投送與快速反應能力,完善應急廣播體系。
永邦解讀:
在重特大突發事件背景下的應急能力提升與健全的應急物資體系建設密不可分。充足的應急物資裝備是應急能力建設的物質基礎,優化的應急物資產能區域布局是應急能力建設的必要條件,完善升級地方乃至國家級的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區域性應急物資生產保障基地,進一步推動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永邦科技作為應急物資供應商,供應多種適用于各種事故險情突發時的高精尖應急救援設備,如:橡皮艇、氣墊船、兩棲車、無人機、沖鋒舟、大揚程水泵、水下機器人、鋰電池鏈鋸、連鎖子堤、大流量排水搶險車、水水救生遙控飛翼。相對于傳統應急裝備與設備,永邦科技供應的高精尖應急救援設備能有效提高應急救援能力,避免、減少更多人員的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應急救援工作能夠全面、科學、規范地開展。同時,永邦科技在為應急管理部門提供咨詢服務的過程中還提供數字化應急物資管理系統,大大提高職權部門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應急速度,實現應急物資管理“智能化+高效化”。
2.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
完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推進新型智能裝備、航空消防大飛機、特種救援裝備、特殊工程機械設備研發配備。加大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和專業救援隊伍、社會救援隊伍建設力度,推動救援隊伍能力現代化。推進城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推進重點場所消防系統改造。強化危險化學品、礦山、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生命防護,提高安全生產重大風險防控能力。
永邦解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應急救援效能顯著提升,組建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構建了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專業救援隊伍為協同、軍隊應急力量為突擊、社會力量為輔助的中國特色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災害事故綜合應急能力大幅提高,成功應對了多起重特大事故災害,經受住了一系列嚴峻考驗。
應急救援力量建設作為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的重中之重,全省應急救援規范化建設實施意見指出,應當扎實推進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規范化,應急預案體系規范化,應急處置規范化,救援保障規范化,進而一一落實完善預案體系,提高編制質量,規范預案管理,規范處置流程,強化裝備保障,夯實基礎保障。從而提高災害事故綜合應急能力,成功高效應對重特大事故災害。
3.推進災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設
支持城鄉防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防汛抗旱、防震減災、防風抗潮、森林草原防滅火、地震地質災害防治等骨干設施。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逐步建立完善防洪排澇體系。優化國土空間防災減災救災設施布局,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加固,加快構建城鄉應急避難場所體系。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和安全生產科技信息化支撐能力,加快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災害事故監測預警體系和應急通信體系。發展巨災保險。
永邦解讀:
貫徹推進災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設,把握“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方向,提高防汛抗旱、防震減災、防風抗潮、森林草原防滅火、地震地質災害防治等應急管理能力,應急預案與應急演練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環環相扣影響著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的成效。永邦科技作為防災減災應急救援演練總承包商,自2016年開始已開展了數百場演練,積累了多年豐富的演練經驗。在提供實戰化演練服務的過程中,永邦科技推出的“浙里練”基層應急演練數字化產品成功入選為浙江省“一地創新、全省共享”數字化改革試點項目,今年年初已完成“浙里練”2.0版本的研發工作,其中“數智應急演練關鍵技術及產品應用”項目已申報“西湖英才計劃”。應急演練數字化應用新模式的推出,將幫助政府部門、?;髽I、中小學開展常態化應急演練,能夠成為立足杭州、引領浙江、示范全國的應急演練產品,用科技賦能應急管理,提升群眾防汛抗洪、安全生產、應急處突能力。此外,永邦科技提供應急技術綜合解決方案與咨詢服務,如水利“四預”建設、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與普查成果應用,基層防汛防臺體系標準化建設與多項自然災害、防汛防臺體系標準化建設預案編制、應急救援基地全過程策劃咨詢,應急避災安置場所規范化建設服務等。目前,公司已成功完成百丈漈水庫優化調度項目,實現水庫調度系統聯調聯試功能,今年將加大力度完成水庫預案、演練、預警的研發工作,打通“四預”,筑牢防汛屏障。已與合作伙伴建立戰略聯盟,結合聲光電預警系統,打造“天地聯動”預警系統。同時,永邦科技重視巨災保險在災后扮演的重要角色,在突發自然災害發生后造成的巨大財產損失和嚴重人員傷亡的風險,可以由巨災保險進行風險分散和經濟補償。已與行業相關力量進行長期合作,推動巨災保險試點申報工作,在蘭溪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應用試點項目中,永邦科技編寫的自然災害保險方案研究報告對于協助推進巨災保險制度成為我省防范災害風險、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撐邁出了關鍵而有意義的一步。
《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面對國際環境深刻變化、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背景下主動選擇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準確把握國內市場發展規律,未雨綢繆,趨利避害。《綱要》第三十四條為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指明了方向,接下來,永邦科技將深入貫徹《綱要》決策,發揮在應急行業的領先地位,牢牢把握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的戰略基點,不斷拓展業務,促進應急行業健康平穩發展,為應急管理建設貢獻永邦力量。
上一篇:人才招聘 | 永邦科技2023年春風行動大型 社會云招聘正式啟動! 下一篇:安全不放松 時刻敲警鐘 | 突發事件類應急演練全過程解決方案介紹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景順鉑悅城13號樓701室-1 聯系電話:0571-86099676
Copyright ? 2015 浙江永邦應急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浙ICP備2022010976號-2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訪問統計: |